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落地见效,消费市场呈现恢复增长态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明显增强。
上半年,消费市场保持较快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与德国、意大利(5.9%)、日本(0.8%)、韩国(1.8%)疫情防控放开后半年消费增速相比,我国的消费恢复较为快速有力。消费“压舱石”作用更为凸显,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明显高于去年;服务消费加快恢复,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2.7%;升级类消费持续快速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等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7.5%、10.5%。
当前消费增长仍然是恢复性的,持续恢复和扩大的基础尚不牢固。从2021年至2023年两年复合增速计算,剔除基数效应,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均增速为3.3%,较2017年至2019年上半年月均增速低4个百分点。一方面,随着发展阶段转换及新技术推动,一些传统消费动能面临调整,对消费稳定增长带来不利影响。例如,城乡居民家电产品已基本实现普及,置换升级成为主要动力,消费增长放缓态势明显。另一方面,服务消费供给仍不充分。受前期疫情影响,很多服务业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恢复经营的能力大幅下降,部分地区文化娱乐、景区预约限流尚未合理放开,商务往来等方面的消费恢复也较为缓慢。此外,各地各部门出台了不少促消费政策,但总体上看,除汽车消费、家电消费外,相关政策以引导性居多,面向消费者的政策支持、税收优惠较少,促商品消费的政策居多,促服务消费的政策偏少,政策力度和精准度还有待加强。
展望下半年,消费仍将保持稳定恢复态势。在提振大宗消费、推动服务消费相关政策逐步落地见效的基础上,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新的结构性变化因素将有力促进短期消费恢复及中长期消费增长。例如,人口年龄及家庭结构变化,将促使消费需求不断细分;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将进一步扩大和重塑消费增长空间;数字技术普及,将使消费创新发展的动力日益增强;绿色生活方式加快形成,将为消费绿色低碳转型开辟新空间。
继续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应注重长短结合,推动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打好促消费“组合拳”,更好释放消费潜力。
短期来看,一是聚焦服务消费,增强服务消费对扩大消费的带动作用,促进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消费,拓展夜间消费,立足实际调整相关行业营业时间;二是丰富财政金融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加大对消费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和投入力度,提振消费信心和经营主体预期,优化调整税收政策,释放中高端商品消费需求,降低特定群体消费成本和支出压力;三是加强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既要实现小微经营主体帮扶补贴直达到户,又要加大力度支持就业带动力强的重点服务行业,推动实现“就业—收入—消费”良性循环;四是加大投资支持力度,进一步打造和创新消费场景,支持小微经营主体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升级,激发新消费发展的空间潜力。
中长期来看,促消费还需进一步加强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进一步提升消费能力;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针对消费升级态势显著的服务领域,需有效促进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加大对国外优质服务资源的吸引力,发展国内高端服务,更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