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补血”申请的保险机构仍在持续增加。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今,保险业共有42起注册资本变更计划获原银保监会及其分支机构核准。据统计,自2021年起,共56家保险公司于保险行业协会官方网站发布67起注册资本变更计划,其中41家公司成功取得批复,累计增加注册资本569.76亿元。
增资规模上,保险公司增资金额仍集中在5亿元以下。数据显示,42起获监管核准的增资计划中,共有18起计划增资金额为0-5亿元、11起增资金额为5-10亿元、2起为10-15亿元,另有11起计划增资金额达15亿元以上。
机构规模上,中小型保险机构仍是近三年的“补血”主力军。在42起获监管核准的增资计划中,仅有12起涉及A股及H股上市保险机构,其余30起均为非上市保险公司;尚未获得监管核准的25起增资计划中,仅有4起涉及上市保险机构,其余21起增资主体均为非上市保险公司。
记者注意到,审核趋势上,监管层虽支持保险公司通过适当外源性途径补充资本金,但对新股东资质依旧保持高度重视。
数据显示,2021年至今获批的42起增资计划中,仅有8起增资计划涉及新股东。且上述8起计划中,手握“入场券”的新股东均非“等闲之辈”,或财力雄厚、或在业内有多年积累。例如,华贵人寿新增注册资本由茅台集团、黔晟国资2家地方国资认缴,中韩人寿的15亿增资计划共引入5家国资新股东。
“偿二代”工程推进过程中,保险公司正面对更高的偿付能力要求。在保费增长乏力、投资端表现不及预期的背景下,增资“补血”成了众多机构的共同选择。
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今,保险机构“补血”热情不减。
机构方面,共有长城人寿、太平财险、爱心人寿等12家保险公司发布注册资本变更计划,拟增加注册资本94.20亿元。监管方面,原银保监会2023年以来共对7家保险公司增资计划做出批复,核准增加注册资本累计125.29亿元。
事实上,保险公司的“补血”热情由来已久。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21年起,共56家保险公司于保险行业协会官方网站发布67起注册资本变更计划,拟增加注册资本693.22亿元;但其中仅42起计划成功取得批复,累计增加注册资本569.76亿元。
从增资金额上看,大型保险公司是“主力”。数据显示,42起获监管核准的增资计划中,共有31起计划增资金额在0-15亿元之间,仅有11起计划增资金额达15亿元以上,但上述11起计划累计金额达421.77亿元,已占总金额比重74.03%。
记者注意到,上述11起计划多涉及上市保险公司。例如,国寿财险成功增资90亿元,注册资本达到278亿元;中邮人寿获友邦保险加持,注册资本从215亿元增加至286.63亿元;平安养老获股东中国平安集团增资45.94亿元。
但从增资计划发布的主体看,中小型保险机构仍是近三年的“补血”主力军。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42起获监管核准的增资计划中,共有30起增资计划主体非上市保险公司;尚未获得监管核准的25起增资计划中,仅有4起涉及上市保险机构,其余21起增资主体均为非上市保险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除增资外,发行资本补充债券也是保险公司“补血”的方式之一。
记者注意到,2023年至今,共有中华联合人寿、农银人寿、中再财险、太保产险、中国人保等多家公司获批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10年期可赎回资本补充债券。Wind数据显示,年内,共有5家保险公司发行资本补充债。其中,利安人寿共发行10亿元资本补充债;太平再保险发行13亿元资本补充债;农银人寿发行35亿元资本补充债;中再产险发行40亿元资本补充债;人保寿险则发行120亿元资本补充债券。
如前文所述,中小型保险公司始终是市场中增资“补血”的主力。相较大型机构,中小型公司往往面临更大的偿付能力困境。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2023年第一季度末,纳入会议审议的185家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0.3%,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5.7%;财产险公司、人身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的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27.1%、180.9%和277.7%,偿付能力总体平稳。
但其中,仍有16家保险公司最新一期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11家被评为D类,共计27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合格。记者注意到,上述公司均为中小型保险机构。
不止如此,盈利能力较弱的中小型保险公司在“易贫血”的同时也面临“难输血”的困境。数据显示,2021-2022年间,未获监管批复的14起股权变更计划中,共有12起来自中小型保险公司。
其中,记者注意到,有保险公司已出现风险评级连续8个季度为D类,保险业务收入、净利润均告负的情况。当前,该公司已被原银保监会开出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要求公司增加资本金、停止接受车险新业务,并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进行限薪。
上述公司在偿付能力报告中提及,为使公司偿付能力恢复正常水平,该公司正在积极推进融资工作,以促进资金尽快到位。但目前,该公司增资计划尚未获得监管批复。
事实上,在经营过程中,中小型保险公司普遍面临更大偿付能力压力。
一是内源“造血难”,如寿险公司经营在业内始终有“七平八盈”之说,在短时间内往往难以实现盈利,无法形成偿付能力的自我补充机制。二是外源“补血难”,伴随着监管层对保险股东的审查日益严格,许多仅看重保险公司“现金奶牛”属性的股东被拒之门外,保险公司若难以找到与自身业务匹配、能产生协同效应的优质股东,则容易面临持续的“贫血”困境。
早年间,各路民间资本曾对保险股权趋之若鹜。
保险资金成本低、规模大,保险公司股东可以利用保险资金反哺实业发展,但若股东仅看重保险公司“现金奶牛”属性,无意长期深耕,则不利于保险业健康发展,以及保险回归保障本源。
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已有多家保险公司的股权处于拍卖、质押、“以物抵债”等状态。据统计,2021年至今的股权变更公告中,已有多家公司股权经由法院裁定、通过“以物抵债”形式交易变更。
对此,早在牌照审批收紧的2018年,原保监会就曾发布《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以提升股东入场门槛。此后,监管层对于险企股东的审核持续加码,陆续发布《保险集团公司监督管理办法》《银行保险机构大股东行为监管办法的通知》《关于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在鼓励优质资本参与保险机构优化股东结构的同时,加强股东资质和入股资金审查。
政策收紧,近年来,能通过增资方式进入保险业的企业凤毛麟角。
数据显示,2021年至今获批的42起增资计划中,32起计划均为原股东增资,仅有8起增资计划涉及新股东。且上述8起计划中,手握“入场券”的新股东均非“等闲之辈”,或财力雄厚、或在业内有多年积累。
例如,华贵人寿新增注册资本由茅台集团、黔晟国资2家地方国资认缴;中韩人寿的15亿增资计划共引入5家国资新股东;中邮人寿成功引战外资“老字号”友邦保险,谋求渠道端的优势互补;中路财险成功增资5.4亿,新进2家地方国资新股东。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