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质疑为概念炒作,资本噱头到加速量产,异质结只用了三年时间光伏行业关于谁是下一代电池技术的争论还在继续,但这并不妨碍资本市场对异质结的热情,a股异质结概念股不断创新高截至8月30日,异质结设备公司迈威收盘价为796.83元,复权后股价为2018年11月上市之初的21倍金晨有限公司也是典型代表自8月以来,已上演数次跌停,股价较年初上涨303%
从产业角度来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异质结计划产能超过60GW,新老电池厂商均有布局:安徽华盛,杨明智能,金刚玻璃,润扬集团等新锐玩家历史包袱较轻且提速,传统电池厂商中,通威,金能,艾康,金高,阿泰等也开始从谨慎关注转向谨慎探索由于异质结效率显著提升,自去年以来,投资先导线的企业数量大幅增加,2020—2021年是异质结投资的第一年
异质结并不是一种新生的电池技术,最早是日本三洋公司在1990年研发并获得专利起初,由于三洋的专利保护和薄膜技术的限制,异质结产业化进程缓慢伴随着2011年三洋基础专利保护到期,众多晶硅电池公司,薄膜电池公司,光伏设备公司进入异质结电池领域2017年以来,国内多家企业已启动或规划异质结生产线,商业化节点加速在最近几天举行的2021HJT异质结商用量产峰会上,新能源行业智库SOLARZOOM光存储亿万富翁创始人常陆预测,未来5年,异质结技术的渗透率将从不到1%提升到70%以上,越来越多的新都新面孔将加入异质结赛道
就技术本身而言,异质结的优缺点目前同样明显资本狂欢背后,异质结能否掀起新的光伏技术革命
谁是下一代技术的主人。
PERC是光伏行业的主流电池技术,2020年市场份额将达到86.4%伴随着最近几年来PERC电池效率的不断提升,效率提升的速度逐渐放缓,P型PERC量产效率达到瓶颈区23%左右光伏技术的迭代路径在哪里业内共识是N型电池是下一代电池技术连杆P型电池除了异质结,TOPCon和IBC也是n型电池的热门技术路线下一代技术是异质结还是TOPCon这是自去年以来所有光伏论坛最热门的话题
"温度系数低,衰减小,转换效率高,工艺简单是N型异质结技术的主要优势."安徽华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中国科学院电气工程研究所太阳能电池技术研究部主任王文静告诉本报记者光伏电池的输出效率会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来说,电池温度每升高1,PERC电池的温度系数为—0.37%,异质结电池的温度系数为—0.25%,高环境温度下的功率损耗较小此外,量产效率已经达到24%以上,没有光诱导衰减和电位衰减,这意味着异质结在光伏电站全生命周期的发电增益方面更具优势
此外,异质结电池的结构决定了它可以自然两面发电,工艺流程只包括四个环节:清洗制绒,非晶硅薄膜沉积,con
现阶段最大的痛点是成本高单GW设备投资超过4亿元,PERC约2亿元此外,银浆用量大王文静表示,从性价比来看,要超越主流PERC技术,异质结的性能高,但价格仍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设备和银浆的高成本和两个障碍是光伏行业围绕异质结电池技术最大的争议点支持者认为,伴随着国产设备的进步和规模优势,以及晶圆减薄,铜替代等降本方案的突破,异质结大规模生产的用电成本有望在2023年与目前主流的PERC技术持平反对派认为异质结的成本太高无论是固定资产的投资成本,还是银浆等材料的成本,短期性价比都很难超越PERC,甚至比TOPCon还要差TOPCon生产线可以在现有PERC生产线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而异质结与现有设备不兼容,需要投资新的炉子
路线纠纷的本质不是纯粹的技术纠纷根据实验室数据,异质结和TOPCon的理论转换效率在28%以上正是因为TOPCon可以从传统PERC升级而来,所以持有大量PERC生产线的厂商最有动力站着TOPCon延长现有生产线的寿命,站着异质结相当于对现有资产的减值和改变自己的生活对于新来者来说,押注异质结意味着他们可以在光伏技术的另一次迭代中占据领先地位就资本而言,维系PERC的TOPCon不足以撼动目前的产业格局,更具颠覆性的异质结技术更有想象空间和资本增值空间
多位资深光伏从业者向《The Paper》表示,上述心态差异是导致下一代电池技术竞争日益激烈的关键原因。
异质结成本降低在哪里取得了进展。
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降低成本,提高转化效率都是异质结构走向大规模商业化量产必须解决的痼疾,而降低成本对于提高渗透率非常重要。
安徽华盛新能源有限公司是目前异质结赛道的领跑者之一,拥有全球首个异质结低成本智能
能化量产项目前述异质结商业化量产高峰论坛上,华晟电池事业部总经理徐昕首次全面发布了该量产线上的日产量,平均效率,良率,成本等数据:华晟500MW项目经5个月的调试进入达产阶段,目前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85%,量产平均效率达24.2%,良率超过98%
徐昕介绍,该条产线的首要任务是先把产能跑满,尽可能将生产制造成本降下来,以接近预设目标目前该产线的销售订单远大于生产能力,到今年四季度,团队会在目前24.2%的平均转化效率基础上做进一步效率提升此外,华晟正在进行二期量产线的设备选型,计划在二期量产线上实现25%左右的转化效率
他罗列的一份来自于某中东客户的实证数据显示:2021年7月,异质结双面组件的发电量超出PERC双面组件约8%,超出PERC单面组件约20%产能拉满之后,异质结的整体成本与PERC的差距将缩减到2毛钱以内,腾出利润空间
针对外界最关心的异质结银浆成本,徐昕给出一组数据:量产4个月,华晟500MW产线单片银浆耗量从240多毫克降至195毫克左右华晟特有的低银浆耗量方案中,有望将银浆耗量降低到160毫克以内,预计银铜浆导入后银浆耗量可以再减少一半
异质结电池将进入10GW时代,这个周期已经很近了王文静预测,到今年底国内异质结投产规模将达到6GW左右,明年华晟2GW产能也将实现,2022年10GW异质结总产能是大概率事件设备降本目前已经很明显,今年再招标可能会达到单GW 4亿元以下,明年可能达到3.5亿元甚至更低目前单片银浆耗量在200毫克左右,下一步,银包铜浆料将在今年第四季度或者明年初导入到产线中他对澎湃新闻称,到明后年,异质结和PERC在电站端的LCOE曲线将基本接近或形成交叉点
迈为股份董事长周剑对异质结产能扩张和优势的预计更加乐观他透露,迈为的微晶量产设备将于今年年底推出异质结加上微晶,电池量产效率可达到26%,到2022年,由于微晶的导入,异质结和TOPCon会拉开一个比较大的差距
金刚玻璃总经理严春来给出的不同电池片技术单GW设备投资对比中,PERC为1.5亿至2亿元,TOPCon在2亿至2.5亿元,当前的异质结在4亿至4.5亿元,参考国产化设备此前的成本下降速度,1—2年后单GW异质结设备投资可降至2.5亿至3.5亿元,异质结设备如果能降到低于3个亿,接近TOPCon生产线,竞争力就会更明显。
异质结电池的扩容将快速拉动稀有金属材料铟的需求量,后者是可用来制作异质结电池所需ITO靶材外界担忧,异质结的大规模量产会带来铟的产能明显不足和价格飙升对此,SOLARZOOM 副总裁马弋崴在前述论坛上提出,异质结需求爆发确实会造成铟价大涨,但铟价暴涨不会导致异质结生产成本的显著上升即使铟价上涨至12000元/千克,靶材成本也仅有0.05元/W在技术层面上,已经有了降低铟用量的技术方案,包括使用掺铝氧化锌,采用SiNx或SiOx盖帽层来降低ITO的用量等
刘昶认为,基于异质结相较于传统PERC技术在光电转换效率及全生命周期单位发电量上的比较优势,可获得比PERC组件高0.30元/W以上的销售溢价,待异质结组件在低银耗及硅片薄片化技术成熟后,将带来0.20元/W以上的单位净利润未来四到五年,我们认为PERC仍然有一定的空间但到2025年左右,异质结将至少在90%甚至95%以上替代PERC
新一轮行业大洗牌即将到来。
根据SOLARZOOM新能源智库统计,截至目前,全球具有实际量产能力的异质结电池产能5.26GW,其中海外产能约1.64GW,国内产能3.62GW,而在3.62GW的实际产能中,只有1.75GW产能出自量产线,其余都是中试线产能数字虽然不高,但是考虑到异质结的崛起时间,已是相当不错的成绩
有业内观点认为,新一代电池技术对PERC技术的颠覆,将导致堪比上一轮单晶替代多晶的技术革命和行业洗牌目前看来,悬念仍存,但行业正迎来多种技术共存竞技的过渡窗口
从公开表态上看,作为重要风向标的光伏龙头企业对异质结均有跟踪和技术储备,做着两手准备。
日前,隆基股份公布经权威第三方研究所测试的异质结电池实验室数据,以25.26%的转换效率刷新异质结最高纪录该公司同时宣布,其N型TOPCon,P型TOPCon也一举刷新世界纪录
这令外界有些意外,原因是在此之前,隆基在下一代电池技术路线上偏向于TOPCon,并曾屡次表态异质结在5年内还不具备商业化价值异质结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我们发布了新的世界纪录,隆基的研发团队可以说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异质结研发团队,我们对异质结非常了解对此,钟宝申在今年SNEC期间对澎湃新闻回应称,TOPCon与异质结各有特点,最终还是要看哪种技术路线真正能够帮助客户降低成本,能够保障电站30年可靠运行
钟宝申对澎湃新闻称,异质结仍面临非常多挑战,比如对稀有金属的使用总结来说,技术上能否取得优势,有待继续考证,技术取得优势后,量产形成规模,资源上能否支撑,是第二道待解之题他在接受中国能源报采访时说,究竟哪些技术最终会成为主流,或是成为隆基最大规模的投资方向还需要再进一步验证今年隆基会率先将TOPCon投入量产
通威股份作为PERC时代光伏电池龙头,此前分别在成都和合肥建设了两条异质结中试线今年7月中旬,通威成都金堂基地1GW异质结项目第一片电池片下线通威最近几天对外披露进展时称,目前1GW产线已调试完毕,产线处于产能爬坡中,将根据进展情况规划后续异质结的产能通威1GW异质结项目是国产设备生产商的练兵场,捷佳伟创,迈为股份,钧石,理想万里晖几家主流设备商均在其中通威的TOPCon小试和中试线也在推进中
日前,国内光伏组件头部企业晶澳科技宣布50亿元定增计划,其中3亿元用于高效太阳能电池研发中试项目,以提升异质结电池的中试生产能力,为该产品的大规模产业化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天合光能在2021年中期业绩报告中称,其TOPCon电池实验室可量产电池效率可达到24.5%新建了500MW的210mmx210mm大尺寸TOPCon电池中试线,为后续大规模投产做好技术储备异质结电池和组件技术也一直是公司的研究重点,正在进行210 HJT组件认证,已完成HJT可靠性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王文静对澎湃新闻分析称,异质结电池的大规模量产技术已经基本成型他建议道,下一步需要做好的是三件事:现有异质结电池技术的全产业链匹配,异质结电池的进一步降本,通过导入微晶技术等,进一步将异质结电池的效率提升到25%以上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